槽型搅拌机广泛用于化工、食品、建材等行业的物料混合,其搅拌均匀度、转速稳定性直接影响产品质量。定期校准是保障设备性能的关键,以下从理论依据到实操步骤,拆解完整校准流程。
一、校准前理论准备:明确标准与工具
校准需遵循《搅拌设备性能测试与校准规范》,核心指标为搅拌转速误差≤±2%、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≤5%。需提前准备工具:数字转速计(精度0.1r/min)、标准物料(如面粉,湿度≤12%)、电子秤(精度0.1g)、计时器。同时,需确认设备处于空载状态,切断电源30分钟,待机身温度降至室温,避免温度影响机械部件精度。
二、实操第一步:基础参数检查与归零
外观与连接检查:查看搅拌槽内壁有无变形、搅拌桨叶片是否磨损(磨损量超过原厚度10%需更换),紧固螺栓有无松动,用扳手按标准力矩(通常8-12N・m)拧紧。
控制系统归零:接通电源,将转速旋钮调至“0”档,检查显示屏读数是否为0,若存在偏差,进入设备参数设置界面,选择“转速归零校准”,按提示完成归零操作,确保初始状态没有问题。
三、实操第二步:转速校准与验证
多档位校准:将转速依次设定为设备常用档位(如50r/min、100r/min、150r/min),每档稳定运行5分钟后,用数字转速计紧贴搅拌桨轴端(非接触式需贴近叶片边缘5cm内),连续测量3次,取平均值。若误差超过±2%,需调节电机调速器:顺时针旋转调速电位器提升转速,逆时针降低,直至误差符合标准。
稳定性验证:选定中间档位(如100r/min),连续运行30分钟,每5分钟记录一次转速,计算较大值与较小值差值,差值应≤1r/min,确保长时间运行转速稳定。
四、实操第三步:混合均匀度校准
物料准备:称取10kg标准物料,加入0.1kg tracer示踪剂(如红色食用色素,易分散且不与物料反应),手工预混2分钟后倒入搅拌槽。
搅拌与取样:设定常用转速和搅拌时间(如100r/min、15分钟),搅拌结束后,立即从槽内上、中、下3个区域各取3份样品(每份100g),用电子秤称量样品中示踪剂含量。
数据计算:根据公式计算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(CV),CV=(标准差/平均值)×100%,需≤5%。若超标,需延长搅拌时间或调整搅拌桨角度(角度偏差应≤5°),重新测试直至达标。
五、校准后记录与维护
校准完成后,填写《槽型搅拌机校准记录表》,记录校准日期、设备编号、各档位转速误差、混合均匀度数据,签字确认后归档。同时,清洁搅拌槽内壁,涂抹防锈油(食品级设备需用食用级润滑油),切断电源,张贴“校准合格”标识,校准周期建议为每3个月一次,高频使用场景缩短至1个月。
遵循以上全流程,可确保槽型搅拌机各项性能达标,避免因设备偏差导致物料混合不均,保障生产质量稳定。